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水利部、邮电部关于防汛水情通信及收费等问题的联合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23:58:20  浏览:84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水利部、邮电部关于防汛水情通信及收费等问题的联合通知

水利部 邮电部


水利部、邮电部关于防汛水情通信及收费等问题的联合通知
水利部、邮电部



防汛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四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公益事业。多年来,各级邮电部门在防汛通信和抢险救灾工作中,与各级水利、防汛部门密切协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我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和
大中城市、大中型水库的防洪减灾任务很重,今后仍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汛工作。
近年来,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有关防汛水情电报、电话的传递、收费及线路的维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通知如下:
一、各级防汛、邮电部门都要有领导同志分别负责抓好防汛通信工作。每年汛前,按责任段落对通信线路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汛期水情电报、电话传递的畅通,特别是重点防洪地段的通信工作要重点保证。遇有线路障碍时,邮电部门应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信。
二、防汛水情通信工作,要做到常备不懈,万无一失。防汛部门对重点防洪地区和重点水库要作预防特大洪水的安排,提前明确对通信保障和租台计划的要求。邮电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力协助安排,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有线、无线两种手段同时保证。
三、两部的通信保障部门在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遇有水情电报、电话时,应及时传递,不得积压延误,以免贻误防汛大事,否则,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至于县以下集体或个人的邮电所(或代办所)及农话总机夜间值班问题,由当地防汛部门商请地方政府解决。
四、邮电部门的中央国营部分受理水情防汛电报、电话费用,必须切实执行邮电部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制定的《公众电信业务资费表》中规定的标准。水情报汛常用电信业务费标准见附件(略)。
各地邮电部门自行规定的其他收费项目,应一律予以取消。
五、各地防汛和邮电部门应继续加强协作配合,建立日常联系制度,共同做好防汛水情通信工作。
以上望各级防汛、邮电部门切实执行。



1990年6月1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户外广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通告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户外广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通告

邯郸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


[1999.01.20]

1997年7月22日邯郸市人民政府邯政告[1997]1号发布根据1999年1月11日邯郸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修正)

为加强城市市容管理,促进城市形象建设,美化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邯郸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特作通告如下:

一、凡在本市城区内设置的户外广告、霓虹灯标语、电子显示牌、灯箱、画廊、橱窗、门面装饰等设施(以下统称广告、霓虹灯),位置设置应适当,布置形式应与街景协调,保持完好、整洁、美观。

二、广告、霓虹灯应内容健康,文字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图案、光亮显示完整、醒目。

三、广告、霓虹灯的设置必须征得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四、经批准设置的广告、霓虹灯,应按照“谁设置、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设置在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载体上的广告、霓虹灯的维修管理,由建筑物、构筑物或载体的使用单位负责;独立设置的,由设置单位负责;有设置协议的,由协议规定的维护管理单位负责。

五、广告、霓虹灯的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加强维护,经常检查,发现图案、文字、灯光显示不全,污浊、腐蚀、损毁的应立即修饰,过期或失去使用价值影响市容观瞻的广告、霓虹灯,应及时更换或拆除。

六、本通告由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监督实施。凡违反本通告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容环卫执法人员责令维护管理责任单位限期修复或者拆除,对拒绝或逾期不修复、不拆除的,依照《邯郸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以500元至2500元罚款。

(一)广告、霓虹灯不按指定的地点和街路设置的;

(二)广告、霓虹灯内容不健康,文字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图案、光亮显示不完整、缺字少划的;

(三)广告、霓虹灯破损、脱皮、污浊,不及时清洗、维修、翻新的;

(四)私自改变橱窗使用性质或橱窗摆放脏、乱、破损,影响市容观瞻的;

(五)门面装修不按设计要求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

(六)门面装修后出现破损、污浊,影响市容观瞻,限期内不及时维修翻新的。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解释。





海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案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5号

  《海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案》已由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7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8月1日



  海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案
(2008年7月31日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市、县、自治县文化产业发展,将《海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第十一条修改为:

  “申办下列文化经营活动的,应当持营业执照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办理经营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一)营业性演出的;

  “(二)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的;

  “(三)电影制品的发行、放映的;

  “ (四)经营电子、电脑游戏场所的;

  “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许可的其他文化经营活动。

  “申办出版物的复制、印刷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审批,领取经营许可证。申办出版物印刷的,还应当按照《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

  “设立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单位,应当经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审批,领取经营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审批,领取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一)在海口市、三亚市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经海口市、三亚市文化行政部门审批;

  “(二)在其他市、县、自治县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经省文化行政部门审批。”

  “市、县、自治县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本条规定审批的事项,应当在审批后5个工作日内报送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本修正案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